瓷板畫在我國有很悠久的歷史了,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。其實到了明朝中期,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。到了清朝中期,隨著清代陶瓷技藝的持續發展,那時候的陶瓷藝人想要把紙娟上的畫移植到瓷器上。從此,瓷板畫開始受到人們的更加廣泛的歡迎,成為重要的瓷器產品。
隨著瓷板畫市場的日益繁榮,瓷板畫不再僅僅局限于掛放和擺放,開始發展到瓷屏風、瓷圍屏、瓷插屏、瓷掛屏等,這些產品上都會鑲嵌這含義深厚的瓷板畫。畫風多樣,包羅萬象。

至于景德鎮的瓷板畫,同樣也是從明情開始的。民間百姓同樣把它鑲嵌在屏風、柜門、床架等處用于裝飾。
20世紀90年代以后,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,瓷板畫的內容也在發生的著變化,從以前的花鳥蟲魚等傳統中國畫內容,添加了咖啡店、紅酒杯、大農場等歐美風格的內容。并以其獨特的優勢在歐美市場獲得好評。
瓷板畫既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神韻,又兼收并蓄了中國陶瓷藝術的優點,將繪畫和陶瓷完美結合起來。瓷板畫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,在我國繪畫史和國際繪畫藝術領域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。
聲明:本文圖片來自互聯網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!